6月6日晚,刘中树先生“我的治学之道”系列讲座第四讲在东荣10楼会议室举行。本讲主题是“文本之本”。
刘中树先生指出,“文本之本”,“文本”讲的是文学的文本,文学创作的各种文体的具体作品;“本”,讲的是“本源”、“根源”、“本体”的意义。随后,刘中树先生总结出文本阅读、解读的三个方法。第一就是先行的工作,即作品版本的选择和认定,要通过搜集、统计、校勘、整理、辨析,根据自己研究的问题选择最合适的版本。第二是历史的、逻辑的、审美的研究方法。第三是要读懂作品,掌握作品中涉及到的知识,做好“注释”的工作。
刘中树先生以现代文学中“人力车夫”这一题材的创作为例,比较了鲁迅、胡适、沈尹默、周恩来、冯文炳(废名)的不同创作手法和作品风格,讲述了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。刘先生选择了现代文学的名篇如《孔乙己》《药》《一件小事》等,带领同学们进行了文本细读,并借此总结出了鲁迅创作的特点。
讲座的最后,刘中树先生举出《礼记·中庸》中的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”,勉励同学们“人一能之,己百之,人十能之,己千之”,最终“虽愚必明,虽柔必强”。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。
刘中树先生“我的治学之道”系列讲座是文学院研究生党总支“理论提升”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文学院研究生“诸子百家”学术讲坛的重要活动。系列讲座共五讲,邀请我校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刘中树先生讲述治学历程、传授治学经验,文学院广大研究生得以聆听大师的教诲,追溯学术的源流;跟随名家的引导,探求学术的门径;领略学术之美,抵制学术不端。系列讲座受到广泛欢迎。